禾欣主持及參與三項國標本月起實施
本月起,由禾欣新材料主持及參與的3項國家標準開始實施。三項標準分別涉及合成革行業在環保性、安全性以及功能性上的規范化測定。其中由禾欣新材料主持起草的《人造革合成革試驗方法 游離異氰酸酯含量的測定》國家標準,突顯了近年來合成革領域在環保工藝及產品安全方面的不斷進步,也體現了該行業健康、環保、可持續的轉型理念。
近年來,無溶劑合成革由于生產過程大幅度減少溶劑的使用,滿足了市場需求,符合行業升級轉型趨勢,廣受歡迎。然而,長期以來,行業對無溶劑合成革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異氰酸酯殘留,沒有統一的檢測方法和檢出限標準。為消除健康隱患,禾欣主持起草的“游離異氰酸酯含量的測定”的國家標準,規定了該含量的三種試驗方法及對應的檢出限,消除產品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,推進行業的綠色發展。
禾欣自2012年前后開始研發無溶劑合成革,目前已實現沙發、箱包、電子包裝材料等民用領域,以及汽車座椅、方向盤等車用領域全覆蓋。本次主持起草的新國標,既是對市場需求的回饋,更為產業鏈上無溶劑產品作標準化的配套。
作為擁有化-布-革產業鏈的合成革企業,禾欣在標準的立項與制定上,始終注重與產業鏈產品的匹配。比如,2021年主持起草的《汽車用聚氨酯合成革通用技術條件》國家標準,規定了車用革在耐磨性、拉伸負荷、斷裂伸長率、耐折牢度、耐水解性等20項物理性能上的通用技術要求、試驗方法和檢測方法,既為提升禾欣的車用革品質作出保障,又助力汽車革行業走向標準化。
依托完整的產業鏈和行業內較為先進的設備,自2008年起,禾欣積極參與到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中。截止目前,共主持或參與起草國標15個,行標61個;其中主持起草國標5個,行標近10個,涵蓋產品標準、方法標準和能源標準。作為國內歷史最悠久的合成革企業之一,禾欣主持制定的國家標準,還體現了社會使命和行業擔當。比如2018年主持起草的《合成革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》,規定了合成革生產過程中DMF回收單位產品能耗限額等級和技術要求。旨在踐行低碳、節能、綠色發展,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。
多年來,通過主持、參與國家標準的制定,禾欣梳理出合成革制造涉及的檢測要求、檢測技術、產品配方、工藝流程,不僅推動了企業產業鏈產品的“標準化”進程,同時也統一了行業上下游的標準,為行業降低了檢測成本、節約資源,推動行業走向國際化和標準化。